4.01.2013

人生中的老師


現實對比虛幻

這個世界上,太多人活在不切實際的幻想里。矛盾的是明知道它美好得不切實際、美得不可能發生卻有這麼多人相信其存在,而不顧一切追尋它。
“我想要有美好的未來—事業(包括權利,名譽)、家庭、親情、愛情並重的未來”
聽很多人這麼說過,心裡第一個感覺就是:你們會不會太夢幻了點?唯一不能置否的是,只要你肯努力沒什麼事是你辦不到的。
這句話涵蓋的範圍其實不是很廣。在學業上事業上,只要你有100分的努力就不會有50分的成果;親情上,永遠是血濃於水,當然也會有意外;愛情上,就算你付出一切也不一定有回報。
這些都是現實,卻也是常被人們虛化再加以美化的虛幻。

第一章
我還沒踏入社會接受社會意識的洗禮,卻先體會到職場上的現實。剛畢業的大學生總是懷抱著滿滿的希望,以為自己的學歷不用多久就能找到合心意的工作。他們往往不肯棲身于底薪低過2000塊的工作,導致大量大學生一畢業后找不到工作而呆在家裡。雖然有很多商家都較傾向于聘請高學歷的員工,但大都要求員工能有某一程度的經驗。考張漂亮成績單無非是爲了能有好工作,它成為你應征時的附身符。但是,成功的在公司生存下去卻與文憑再無關係,全憑個人。這點讓我們瞭解到,多年的讀書生涯不僅僅爲了文憑還是與人相處的人際關係。在這樣的社會中,能有多少人可以爲了這些“新生兒”的未來給予機會,犧牲自己的利益。
成功有很多種因素,並非只靠能力就能保證成功一輩子。但是有太多人踩著良心、自尊、原則,以捷徑為成功的道路。昧著良心得到權力、地位,踐踏在他人之上活得好好的。就像學生在考試中作弊,這樣做抹殺了真正努力的同學。雖然不至於違背良心,但至少是對不起別人也該感到慚愧吧。現在的學生早就把作弊當做一種風氣,概念是:“問問答案也不會怎麼樣。”多理所當然的語氣啊!這就是社會造成的現象,孩子早就沒有羞恥的概念了。

第二章
                “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這句話多貼切。生長在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家族有好處也有壞處。人多熱鬧,感覺很溫馨,當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每個長輩親戚好像守護天使那樣疼愛你保護你。可大家族大多數也是富裕人家,在錢財的陰影下,那份關心的背後藏著你不想承認的醜惡;在妒忌的催眠中,是能改變你一貫對家人的依賴的。家人是永遠的依靠,要是家人都不能相信,那這世界上還能相信什麽?人性中的貪婪導致他們的現實盡顯無疑。      孩子在家人的愛中成長,他們也就很自然對家庭有歸屬感。每一個人好像都是完美無缺,值得尊敬的。只要家裡發生變卦,對家人懷抱敬意成長的孩子在那一刻總免不了被傷害的厄運,對家人有對少尊敬就會有同等程度的失望,打破了孩子對家庭夢幻般的希望。
                朋友的義氣在所有人與人的關係中最能讓自己感到安全感十足。

第三章
               




以上
是我的未完成的畢業論文

我一直都沒有完成它

給老師看過以後一直就藏在那裏

最後交上的還是copy來的



是寫不下去了
也是不敢寫下去了


我沒有那麽大的能力
卻帶了這麽大的帽子


今天跟著roomate出去吃飯
朋友中間來了一個江南籍的中國男生
笑起來很像自己的表哥


言談之間  像是看到了阿煇老師
突然有種不敢開口提起歷史
想要裝出我不是文科畢業的
 歷史我從沒考過


哈哈哈
很可笑


我一直沒能承認我的成績靠成這樣
有人問起就若無其事的帶過
……
有誰能明白那種感受
就是對不起恩師的那種感覺



從小
華語對我來説就是不可以是我的弱點
是我必須維持的強項

尤其是文煇老師教過自己后的那幾年
更加告訴自己有這麽一位老師對我來説很重要
根本就是我人生中的老師
我必須在他面前是最好的
必須是他應以爲傲的


真的……第一次那麽想贏過
那麽想爭取最好的成績

沒錯……我的華語B3
對我來説已經是
是最好的



在歷史……
老師    他一樣在我身上下很多耐心
一樣的希望我能在那一方面很優秀
在團體裏
他同樣付出了信任


到了最後那一天
我卻連謝謝也沒有說出口
就好像……慚愧的無法表達


我知道他在知道成績后也很失望
奇怪的是
我在乎他對我的失望比在乎媽媽對我的失望還多

就因爲他是親自教會我一切的那個老師


他是一直以來比老媽還要注意到我退步的那一個老師
所以更不想讓他失望


可……終究結果還是那樣



離開家裏   來吉隆坡那一天我也同樣猶豫
最後還是沒有告訴他   我走了



我想……我的願望是
有一天
我會拿著最優秀的成績去見他


再有自信的說
謝謝你   我的老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